省政协委员、南昌大学博士生导师张萌教授
张萌教授1982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金属物理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为南昌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点导师,“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硕士点导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兼材料科学系系主任,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人民检察院特约检察员,中国体视学会金相与显微分析分会常务理事、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副理事长,江西省表面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仪表材料学会理事。
主要从事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关系、新型有色金属材料方向的研究,已主持或参加12项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目前主要致力于新型铜-稀土系引线框架材料,目的是更好地突出江西的特色,合理利用地方资源,因为江西铜和稀土资源十分丰富。她将研究的前沿性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网上搜寻有关材料,已获得教育部资助项目和江西省重点招标项目等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相关论文15篇。
张教授从一个对金属材料专业不很了解的“铁匠”到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工学博士,经过了二十年的奋斗,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而现在还兼任了行政职务,其责任也就更大了。但张教授似乎不会去想太多,对于以前的辛苦是一笑置之,对于以后的困难,也是淡然处之。她说自己不会大去想以后的事,只是认真地把手头上的事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而且每走一步都是带着快乐的心情。也许正是这样澹泊而又洒脱的心态使张教授超越了艰辛,而尽情体验着人生的快乐。同时,张教授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屡获奖励,她作为第一完成人的研究项目“快淬铝锰合金中准晶颗粒的分形结构”于1996年经上海市科技成果水平检索证明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为第二完成人的研究项目“关于冲击疲劳的研究”于2002年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张教授总是会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件事物,做科研时尤其如此。她说科研会带来一种新奇的感觉,充满了未如,而每一个设计和思想的出现都会让人为之一振。而教学中,张教授也是这样,她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喜欢学生,讲课时也富有激情。
相对于其它专业尤其是人文学科来说,金属材料专业的基础课不仅枯燥而且抽象,概念性的东西特别多,各种概念之间却没有很强的逻辑性。尤其是很多的公式,缺乏严密的推导,公式之间也没有联系,有的还涉及到一些抽象的空间概念,如果仅仅是靠老师对着课本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基本都难以接受和理解。针对这些困难,张教授有自己独到的心得和经验。
张教授的课深受学生的欢迎,这不仅由于她那既充满活力又轻松快乐的亲和力,也来自于她那独有的授课方式。张教授认为,抽象的概念可以用形象性的例子比喻出来。张教授在上课时喜欢举例,并且都是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例子,这些例子就在学生身边,这样学生们就基本上能够通俗易懂地接受枯燥而抽象的理论。同时,张教授还保持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经常让学生们主动提问,从学生的问题中发现他们不懂和难懂的地方。而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也可以发现授课的不足之处,这样在以后的备课中及时增补一些内容,使教学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当然,除了老师的教授之外,还需要学生自己的后续学习。张教授坚持要求自己的学生自己去查相关资料,解决一些专业问题。
虽然张教授是工科类的教师,但是对人文学科类的知识也非常注重。她时常建议自己的学生多看点人文学科类的书籍,尤其是哲学方面的著作。张教授说,学习哲学是培养思维的好方法,多看哲学书,可以使理工类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想象力更加丰富,能使人发现一些新的问题。以前理工类主要注重实用方面,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理工类的学生在注重实用的同时也应注重情商的培养。现在的学科发展不但呈现出人文学科和理工学科交叉的趋势,甚至是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也出现交叉的趋势。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社会科学的分析方法固然有许多的不同,但也有很多相通之处。哲学本来讲的就是方法论,理工类的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读些哲学著作,可以扩大视野,活跃思维,对以后的学习多有裨益。
张教授是个思想十分开放的人。不论是她开朗的个性还是广泛的阅读,都使张教授时刻充实着新的思想和活力,不汲汲于世故,不患得患失。张教授长期担任金属专业本科的多门主干课程的讲授,已系统讲授7门硕士研究生课程、3门博士研究生课程。担任这么多的教学任务,当然会使张教授倍感压力,但同时也会将三者间的教学互补。在金属专业方面,本科生实验性比较强,需要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本科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由于专业基础知识的概念比较多,所以上课时较多讲解概念,讲得比较细。本科生主要是学习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而硕士则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张教授在上课时常会叫学生自己先讲一遍本课程的内容,通过讲课让学生自己去认识、了解学科的内容,然后她再进行补充和讨论,加入新的研究成果。所以张教授说硕士生的课程是一种研讨性的讲课。如果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是“导”的话,那么博士生的课程主要则是“领”,博士生自己先多看一些文献,看过之后再与导师交流,而交流的内容主要是促进思维的活跃。而硕士生课程中的讨论与博士生课程中的交流,张教授也常常运用到本科生的教学当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同时,张教授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手段更新,在教学中已经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并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难以表述的空间三维图像,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材料科学辅助教学”,并获南昌大学第二届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二等奖、江西省教学课件三等奖。张教授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学生、学校以及相关部门的肯定,主讲的本科生课程《金属学》获江西省优质课程称号和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并因此荣获2001年南昌大学“主讲教师”、方大教育基金奖、2003年南昌大学优秀教授等称号。
张教授给人的印象就是极具亲和力,对自己的学生更是如此。她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且把学生当自己的朋友看待,不论是讲课还是做实验,都显得平易近人,并始终保持了一颗年轻的心,笑语灿烂,充满活力,自然就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她不仅与学生交流学习,还经常谈工作和生活。最初张教授与学生交流的方式比较多的是用电子信箱,而当她的学生说电子信箱不如QQ那么直接,于是她的学生就帮张教授申请了一个QQ,现在张教授就常在QQ上与学生们畅谈。
然而,平易近人并不意味着张教授就对学生很放松,相反,张教授在学生的学习方面一直都保持着十分严格的态度。张教授说,日常生活中一些小事可以宽松,但学习态度上,尤其是考试和做实验的时候不能放松,必须严格。张教授自己也是一个严谨的人,而做学问正是需要这样严谨的态度。所以那些基础不好的学生在她面前常犯怵。有的时候张教授的严谨态度还体现在细节上,比如学生的论文,张教授时常强调标点符号不能错,其实标点符号的对错或是错别字的多少恰恰是体现了科学的严谨程度。金属学科是一门实验型学科,需要的是学生自己多动手,仅仅停留在教材中的理论上是远远不够的,在做实验的时候还应兼顾对整体方案的思考,既要在细微处保持严谨和踏实,也要在整体上把握住全局。这要求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独特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
在教学过程中的宽严有度,也使张教授的教学有张有弛,既能让学生以最有效的方式学到更多的知识,又能以亲和与轻松的态度使学生们感受着学到知识的快乐。因此,张教授深受学生们的欢迎,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目前张教授还有很多的行政和科研任务,但从她的身上丝毫看不出有任何的压力,更多的是活力。“水流心不竟,云在意俱迟”,也许杜甫的这句诗正概括出了张教授的心境,由绚烂归于平淡。
张 萌 女 江西南昌人,1961年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金属物理专业,获工学士学位;1999年获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获副教授职称,1996年获教授职称。现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兼材料科学系系主任,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人民检察院特约检察员,中国体视学会金相与显微分析分会常务理事、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副理事长,江西省表面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仪表材料学会理事。